2018年1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2018高金新年论坛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2018中国金融改革及金融科技发展前景”,展望金融行业的发展大趋势。本次论坛由高金党委书记朱启贵主持,高金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江致欢迎辞、高金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等分别发表主题演讲。1月12日,东方财富网对此做出了报道。
上海交大张春:中国式产融结合对现有监管理论框架提出了新挑战
2018年1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在高金/SAIF主办的2018高金新年论坛上表示,中国式的产融结合对现有监管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
张春表示,中国的实践最近这几年在产融结合方面,包括中国在FINTECH方面已经走在理论的前面了,不光是中国理论的前面,包括国际前沿理论的前面。对现有的理论和监管模式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不光是中国的,中国大家知道本来就没有什么理论和框架,走一步算一步。但是对于国际上面的监管模式,国外这种产融结合在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是监管非常严的,但是中国现在已经在这一方面走在前面了。所以怎么样更科学的制定监管政策,能够引领世界的潮流,我们需要对有关的金融学、经济学理论进行一些创新性的拓展。
第一个是传统银行的竞争优势理论需要被拓展,大家知道在金融学里面很重要讲金融中介机构里面讲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它的特殊性比如说有信息的优势,所以它的监管包括它的运作都是有一些特殊性的。我个人也做了很多年这方面的研究,在实证方面研究并不是有特别多的数据验证这些。银行的特殊优势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我们互联网企业和其他实体企业的信息优势,如果你说银行是有信息优势,那我们现在互联网企业它的信息优势究竟有没有超过银行,有没有比银行还要大,大多少?这是很重要的依据,我们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优势要比银行还要大,那当然从长远来看就应该让他们来做某一些业务,或者在哪一方面比较大。所以我觉得是需要仔细研究的。
第二个方面,金融上有一个系统性风险的理论,这个理论也是过去一二十年开始发展起来,究竟什么是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度量,包括现在的监管框架,包括在美国定义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其实都是非常不完善的,非常不完全的。所以大家也知道有的风险是可以通过市场来化解的,金融市场的一大功能是化解风险,所以怎么样来区分不同的金融机构,不同的实体机构的风险,然后什么是可以通过市场来化解的,什么是需要监管的,这是需要更深度的研究的。
第三个理论和我们今后制定政策有关的企业边界的理论也需要拓展,大家知道企业边界的理论这个是微观经济学里面最重要的理论,它的边界究竟是由物流决定的,还是资金流决定的,还是现金流决定的。大家知道去年两年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理论是说由物流决定的。大家知道亚罗先生,也是去年去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里有一个信息流漏掉了,企业的边界是由信息决定的。这为什么是重要的,就是在我们下面的监管的时候,比如说蚂蚁金服,你说要把它资金流要有隔离,因为要防止系统性风险,你可以把它的银行和投资银行分成不同的子公司来监管,信息流是不是要监管呢?比如说信息和阿里巴巴是不是可以完全互通信息呢?如果信息流割断了,当然信息优势也就没有了。但是你如果说企业很重要的一块是信息也不能够共享,如果信息共享了,风险也是很大的。那也许有的地方信息流也要割断。大家知道最近一年多国家在信息这一块也有动作,这些都要搞清楚。我个人的观点,比如说我觉得资金流是要隔离的,但是信息流其实是不应该隔离的,这样才能真正的把信息的优势做金融必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只要把资金流隔离了以后,信息传导的主要渠道就能够断掉,这当然是我的一个猜想,真正的要到实践上面还需要有更好的研究。
第四个是传统的反垄断的理论也需要拓展,大家知道大型的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的垄断性究竟有多大,然后它和金融联手以后它的垄断性是不是更大。本来就是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平台了,你再让他做金融是不是会有更大的?这个是需要研究的。但是这当中我觉得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以前讲的都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的垄断,现在经济是全球竞争的,我个人觉得这个也应该考虑到全球竞争环境下面的竞争,而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垄断就一定能够断定它是垄断。
最后,总结一下,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减少信息部对称性的产融结合的方向是对的,这是我的一个主要观点,前景也应该是好的,我们应该鼓励。但是需要正视和识别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包括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和垄断风险。怎么样防范和监管这些风险需要更深入和专业的研究,以及对现有理论体系的拓展。中国在产融结合,甚至在金融体系的建设某些方面如果做的好是有可能走在世界前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