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行百业×职场宝典 之「CFO篇」 - SAIF金融MBA | SAIF | 高金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校友风采 - 校友风采 -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如果说“选择大于努力”是职场的真理。那么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知识、人脉、技能……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何时“做加法”,何时“做减法”?

在“千行百业×职场宝典”系列中,和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职能的高金MBAer聊聊他们的职业观、成长路。本期,听2014级MBA校友林伟栋分享他从“四大”到生物创新药企业CFO的职业进阶路。

本期内容整理自林伟栋校友在4月13日“求职宝典:从商业战略到资本战略的职业路径突破”活动中的分享。

千行百业·我的事业自定义


林伟栋
2014级高金FMBA校友
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

负责企业融资、财务管理及上市工作,曾任职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及多家跨国企业,自2019年进入生物医药行业负责香港上市工作,领导并完成了荃信生物香港上市。同济大学学士,交大高金FMBA,交大高金医疗健康俱乐部执行会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

"乌卡(VUCA)时代,职场人在每个阶段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成长。如果说职业发展往往是‘选择大于努力’,那么,紧跟时代和行业的风向,用金融和投资的思维来进行职业规划,以及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决策,我们才有更大概率立于不败之地。"

校友说

Part.1 用金融和投资思维做职业规划

我所在的荃信生物是一家生物创新药企业,专注方向是自身免疫,于今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回顾职业生涯,我曾经历了包括四大、外企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的转换。大多数职场人在工作多年后复盘,都会发现“选择大于努力”是职场的真理。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

我的观点是,不能在一个没有增长潜力的赛道上耕耘,要在一个相对较早的时间点,进入到一个有潜力且正处于上升的行业,哪怕你在这个行业积累不多,但也要提早进行布局。

比如,我之所以选择生物创新药这个赛道,也是由于政策驱动、技术驱动、人才驱动、资本驱动等综合考量下,让我对这个行业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引擎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将有助于建立新的增长引擎,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

职业选择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那么,就离不开金融的思维。比如,投资机构筛选投资项目的过程,首先是选择赛道,之后调研赛道里的合适标的,做筛选,综合比较哪一个项目的性价比最高、最有潜力等,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投资,选择最优标的或者在资金充沛情况下对赛道主要选手全覆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至少选择自己觉得最有可能的前一个或者两个项目,这其实和我们选择职业赛道的方式,如出一辙。

在选定行业、赛道之后,再了解公司的潜力和发展机会,匹配和你个人自身的契合度时,需要考虑到公司文化、老板的风格等。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待遇薪资的考量。但是,如果当你在这个领域还没有深度积累时,建议更注重长期发展因素,而对薪酬等短期性回报做阶段性、策略性的让步。

就像投资一样,如果你自身并不是头部投资机构,为了进入一个优质项目,那么可能就要付出更高的溢价。金融投资和选择职业的逻辑是相通的。

Part.2 从“四大”到CFO的职场进阶之路

“吃得起苦”、“好学”、“抗压能力强”……这是“四大人”的标签,尤其是做IPO工作的同学们,都曾经经历过项目多、周期短的挑战。这种高强度、学习曲线陡峭的工作经历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很有挑战,也是快速成长的机会。

一般而言,在工作四五年后,四大人会面临重要的职业选择与转型。

是选择金融机构,还是进入企业?在我看来,首先是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比如,在看待企业时,四大人的视角是“外部视角”,在业务和经营分析时,往往只能做到浅尝即止,无法深入到企业运营中。但如果你的发展目标是投资或企业中高层管理,那么就必须要对公司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四大的工作技术性太强。因为审计是围绕会计准则来做的,不会更多考虑到经营和管理。但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决策——包括投资决策、资金管理、融资需求以及商业战略等方方面面。会计的世界其实很大,不仅只是考虑合规问题,更多的、更有趣的、创造更多价值的还是在于企业管理与决策。

另外一方面,每天和数字打交道,这样一份更“对内”的工作,相对而言弱化了社交能力的成长。然而,金融圈需要更“外向”的能力——你需要构建自己的生态圈、信息网,不断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这些信息能够给你创造价值,进行投资决策。这也是为什么从财务转向金融之后,四大人常常觉得在性格上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不论是做投资,还是去企业做管理,当你有了明确的转型目标后,就进入到问答题阶段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如果没有,你就需要马上积累。

当时我的目标是向企业上市和资本运作方向转型。在选择高金前,我做过深入的尽调,对于我来说,读一个金融方向的MBA,不仅仅是考虑到职业发展的需求,更是因为我迫切需要一个金融生态圈,因为将来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围绕投行、券商,以及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而这些生态圈在高金几乎都有。

回顾在高金的学习经历,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了格局观。从宏观到微观、从产业趋势到金融、管理的方法论,高金的课程体系覆盖范围非常广,你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同学们,了解他们的成长路径和思维方式,那些来自“圈外”的思维会颠覆以往认知,也能够在接触中发现职业或者行业的瓶颈。这是多元化所带来的不一样的视野。

第二个较大的影响,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当我在技术层面有了积累之后,转型需要经历思维的转变和技术的取舍。职业发展中总有“变与不变”,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关注从商学院毕业之后的“变”,比如随着经济结构和行业的快速变迁,我们需要快速改变自己去适应新变化,有时候会措手不及或者被动跟随;但长期而言,你也需要关注在此经历中所获得的一些让你终身受益的内容,而这些素质是基础性、长期性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立于不败之地,例如,金融思维方式、敏锐的商业直觉、快速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养成,也是我们在高金能够积累的、不变的思维财富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商业生态圈。这不仅是指跟工作相关的生态圈。当你选择高金,其实就是选择了上海交大。我选择高金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我把职业锚定在科技赛道,那么交大就是不二选择。近期交大连续成立了三个新学院,其中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集成电路,这些都是国家将来要重点发力的赛道。随着高金未来的发展战略与交大深度融合,这对MBA学子深入融入科创生态圈提供了绝佳机会和平台。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01 用甲方的思路做乙方, 用乙方的思路做甲方

不管大家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备逆向思维,是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

学会换位思考,“用甲方的思路去做乙方,用乙方的思路做甲方”,这是我给自己的要求。

例如在香港上市过程中,对于接触到的投行机构、国际律所和中介团队,就需要非常熟悉他们的行事风格、逻辑以及风控思路。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另一方面,和生态圈伙伴的关系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互相成就,各取所长。例如,在医疗的投资生态圈里,企业的优势在于深度但缺少广度,而投行等乙方具备的信息面优势,将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02 建立你的人脉生态圈: 从“做加法”到“做减法”

从刚开始的“做加法”,到最终的“做减法”,尽量维持一个比较精简,而且具备事业相关性的生态圈,提升社交效率。

参考哈佛商学院对人脉的运营研究,人脉运营被分成三个层次。当你是一个CEO,或者是一个创业者,你需要带领团队制定整个战略方向的时候,可能需要比较多元化的跨度,接触一些比较高层次的人,带给你一些新的创意、新的思路;但如果你是一个中层或者小团队的Leader,在一个相对垂直的方向耕耘,这时候其实需要找一些跟你比较相近的人脉,这样比较容易维护,也会更深入行业。

在我进入医疗行业之前,我花了几天时间思考应该怎样梳理我的人脉圈。我的经验就是,当你资源有限的时候,深度聚焦到有效的方向。

比如,围绕医药行业,我把高金生态圈的同学和IPO生态圈做医疗方向的伙伴链接在一起,匹配供需精准地进行互动,这样能够提高精力和资源的流通。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光是我们自身要做减法,也要帮别人做减法,和最相关的人产生最有效的碰撞,推动形成高效优质的生态网络

内容整理自林伟栋校友在4月13日“求职宝典:从商业战略到资本战略的职业路径突破”活动中的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