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IF | 高金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留下电话 : 让我们主动联系您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SAIF老
师会尽快与您联系。

让我们联系您
刘建平: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发布时间:2019-07-17 浏览次数:17680次
高金GES项目校友、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曾工作于证监会基金监管部门,伴随着基金行业发展由无到有,后由监管部门辗转到基金行业沉浮数年,硕果累累。2014年中欧基金作为业内首批股权改革样本广受瞩目,此后中欧基金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刘建平作为总经理参与设计并亲自操刀了中欧基金的一系列改革。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过去6年股票投资主动管理平均收益率高达233.82%,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居行业第一位。截至2018年6月末,中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近2500亿元。

述学业: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很重要

提到再度读书深造缘由,刘建平的思绪回到20年前。从北大法学院毕业并留校工作几年后,刘建平1996年调入证监会工作,1997年参与了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的筹建工作,负责审批和监管基金公司,参与审批了国内第一批基金公司的设立申请。

在日常与基金公司打交道过程中,刘建平对国内基金公司治理和发展有诸多思考。此后,刘建平于2004年投身基金行业,自2009年任职中欧基金总经理至今,再到2014年中欧基金实施改制走上新轨道,刘建平深感此刻是静下心来好好总结过往,规划未来格局的时候了。

“管理无止境。我在基金行业多年,观察到有许多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成功经验随着环境变化也可能不再适用。另外我是法律专业出身,金融管理类知识不够系统,所以感觉有必要好好系统梳理和提高。”

为什么选择高金?刘建平认为选择商学院的首要标准就是要专业,高金教授学术专业过硬,许多教授都是留美拿到终身教职后回国,拥有国际视野、深谙前沿理论。既然是想系统学习,就要到一个学术研究比较专业的地方,其次高金位于上海、距离近便于上课也是一个因素。


在DBA课堂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谈起在高金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刘建平提到两点,一是课堂上专业知识的学习收获很大,对实践也有很大指导作用;二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术严谨性,对系统思维有很大正面影响。

他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张春院长讲授的公司金融。“法律思维和金融思维有差异,法律思维讲宏观定性,金融领域立足数据分析,比如说一份简单的财务报表,细细分析,可以研究如何以量化方式提高经营效率,研究企业究竟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好,是进行分红还是应该扩大再生产好……听了很有启发,对我们实际工作也很有帮助。”刘建平表示。

提到认真准备了近2年的毕业论文,刘建平称很有收获,以往所写的论文相对偏宏观,缺乏数据支持,也缺乏案例的具体分析,但高金导师在指导论文时沿用美国论文规范,前提假设要清晰,学术文献引用要规范,模型如何构建、数据是否可靠等都有一套非常具体的要求。逻辑推导非常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对系统化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毕业答辩时与SAIF执行院长张春、副院长严弘合影

刘建平选择就读的高金GES项目至今已连续举办6年,是一个以金融和全球化为特色的专业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教育项目。作为GES 四期班班长的刘建平称,班上同学有来自实业的,也有金融机构管理一线的,同学们给教授提供实践案例和经验,教授帮同学提供理论指导分析,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论管理: 公司治理需不断改革完善

2014年是中欧基金公司发展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欧基金不断摸索破蚕成蝶之路,2014年改制后则凤凰涅槃实现高速发展,成为行业的一个奇迹,中欧模式一时间成为业界典范。公司掌舵者非有长远眼光和决然革新勇气断不能至此。

2006年成立的中欧基金是一家股东包括意大利意联银行、国都证券等在内的合资基金公司,2009年刘建平到任时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仅20亿,员工50余人。刘建平这样形容彼时的局面:“当时公司很难实现盈利,急需一场破釜沉舟的变革。”

变革,知易行难。刘建平分析称,公司在渠道上没有竞争优势,品牌缺乏积累,也没有财力积淀,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机制。基金行业是人力资源导向型,要想“筑巢引凤”,就要靠机制支撑,股权激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2011年,中欧基金管理层开始和股东沟通,尽管当时业内没有先例,但股东方心态开放,愿意去沟通尝试。经过长时间的沟通,2013年完成了框架协议。2014年初,中欧基金获得行业监管部门的批复,成为业内首批核心员工持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创新的“合伙人”制度设计,吸引了业内多位业绩出色的专业投资人士的加入,使中欧基金的投研实力大增。


2018年5月,中欧基金与蚂蚁金服合作,“中欧滚钱宝”成为第一批余额宝直接接入的货币基金;此外在中欧基金投资者构成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排全市场第一,公司70%以上的客户都是银行、险资为主的机构。“这得益于市场各类型客户对我们投资能力的认可,现在公司员工270余人,其中近半数为投研人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刘建平道。

针对公司目前定位,刘建平表示,中欧基金定位于聚焦业绩的多策略投资,专注于主动投资管理。“我们还在不断优化公司机制,做到真正按照策略分类,同时强化公司基础研究平台,提高研究支持力度,追求长期业绩稳定。”

谈行业: 基金行业发展可借鉴美国

未来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需要理论深度和改革力度并重,兼具国际化视野格局的领军者。即将从高金DBA项目毕业的刘建平,其论文研究方向是关于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以及可借鉴之处,浓缩了他过去十几年的总结思考和最新的理论研究。

“研究美国基金行业是希望给中国基金行业提供借鉴。这些年国内许多基金公司没有战略观,该发展什么该舍弃什么,优势资源在哪并不清楚,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成为全球的领军者;而中国市场的容量和未来发展前景只有美国可以匹配,因此中国基金业未来发展应该以美国为蓝本。”刘建平如此表示。

在研究美国100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最近16年数据的基础上,刘建平指出:“美国这十几年发展的历史显示,强者恒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小公司难以生存;其中,产品创新是影响美国基金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国基金行业已有上百种类型的产品;此外,基金费率及交易成本对投资人收益的影响很大,也会影响资金的流入,美国投资者较为看中基金成本以及交易的便利性。销售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同样重要。”

据他介绍,美国基金行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半强有效的市场环境下,主动产品创造阿尔法的难度加大,被动管理产品由于成本优势,发展速度远超主动管理产品。随着大量资金加速流入被动管理产品,到2016年时,其占行业比例达到28%,且这个趋势还在加速。与此同时,主动管理产品的占比逐渐萎缩。

“从美国这十几年发展来看,难以产生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明星基金经理。明星的光环在褪色,基金公司需要团队化协作,才能提高投资效率。”

海外交流学习


对比美国基金行业,中国基金行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刘建平总结:其一、销售渠道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基金公司的发展;其二、投资者更加关注短期业绩,对费率不太敏感;其三、基金产品创新方面不足,同质化较为严重,货币基金占比高;其四、基金公司内部机制不完善,一些仅靠核心基金经理单打独斗的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边界明显受限。

近期对国内基金行业影响较大的因素莫过于资管新规的出台。刘建平坦言,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这20年多年的发展成绩,与目前国内经济体量和居民财富积累情况不匹配。以前银行和信托理财产品大都刚性兑付,但资管新规旨在打破刚兑,短期来看对行业有一定影响,长期来看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更有益于公募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欧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中,刘建平认为最值得学习的是贝莱德集团。贝莱德集团发展历史只有30年,已成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2018年以来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GDP规模。

“景仰贝莱德集团不是因为它的规模大”,刘建平总结称,

“第一,贝莱德集团的创始人团队有非常强烈的进取心和危机意识,不断学习思考,因此他们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公司定位,把握机会。贝莱德以固定收益业务起家,上市后不断地推进并购以完善业务线。以创始人拉里·芬克为首的管理团队,敏锐地发现了美国市场被动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被动产品,并在市场上迅速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他们又敏锐地意识到人工智能对未来投资的影响,开始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这在华尔街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贝莱德集团脚踏实地,在清晰的战略定位下,拥有严谨扎实的工作流程、强大的风控系统,给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能高速发展,并在危机时,避免重大风险。贝莱德享誉全球的‘阿拉丁’系统,给公司风控和业务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客户的资产风险,也增强了客户粘性。”

对于中欧基金未来的发展,刘建平表示:“我们非常需要向贝莱德这样的公司学习价值观和管理制度,有些老牌资管慢慢开始没落,就在于对于市场没有保持进取心和敏锐度,我们公司虽然改制初见成效,但发展没有止境。未来,我们希望把中欧基金做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资产管理精品提供商,为投资者创造出长期价值。”
资料下载
友情链接
专题阅读
+更多
Baidu
map